半晌后,青衫士子頹然道:“這一場你贏了。”
其他士子也都收起了輕視的眼神,換成是他們面對李鈺的論證,也無法反駁。
當即便有另一名士子站了出來,“敢問《莊子·齊物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當作何解?莫非生死皆虛妄?”
這是要清談了。
這句話暗藏了一個預設,若生死始終流轉,是否便意味著“生死皆虛妄”,進而消解現實的意義?
這是解讀《齊物論》時常見的‘虛無化’傾向,也是辯論的關鍵陷阱。
李鈺當然不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而是道:
“君看竹影掃階塵,塵動?影動?亦或心動?”
對面士子蹙眉,其他士子也都若有所思。
李鈺繼續道:“生非始,死非終,乃氣息流轉之過程。譬如春蠶吐絲時,豈知絲盡成蟲變?成蟲產卵際,可記前世作繭苦?”
見到對面士子不答。
李鈺剛想開口,正巧見到有蝴蝶繞著花朵飛舞。
李鈺笑了,沒有想到連蝴蝶都來幫他的忙。
“諸位請看此蝶,蝶若知莊子夢它,它亦夢莊子,此刻振翅是應莊周之夢,或完成自身破繭之志?”
眾人不由動容,他們都是有學問的人,稍一思索就能明白李鈺話中的意思。
李鈺用莊周夢蝶的典故,巧妙點出即便生死是流轉的過程,每個當下的存在仍有自身的意義,而非虛妄的泡影。
出題的士子正想開口,李鈺已經搶先道:“煙氣聚散非為證明虛空,而在呈現熱氣升騰之態。”
“參透生死非教人虛妄,而令知當下呼吸皆可貴。”
說完俯身拾起腳邊的落英,語氣中有些感慨“此花離枝時,正在結果處。”
出題士子想要說的話硬生生被憋了回去,他提出的觀點直接被李鈺破了。
讓他根本無法再去爭辯。
其他士子也都啞口無言,震驚不已。
李鈺的辯論讓他們感覺學到了新的東西,而且角度新奇。
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對生死有過辯論,但卻從未有李鈺這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