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繚繞木蘭舟。”
他將“聲”融入畫面,頓時增添了生動。
“妙!繚繞二字,如在耳畔!”魏濟川面帶微笑,顯然頗為滿意。
輪到林澈了,他目光掃過兩岸鱗次櫛比、珠簾高卷的商鋪,略一沉吟,開口道:“商賈云集珠簾卷。”
此句并不怎么出彩,算是中規(guī)中矩。
再次輪到白鹿書院,第二位士子抬頭望向窗外天際,只見一輪明月恰從云層中探出,清輝灑落,他靈感迸發(fā)。
“一輪冰魄出云岫。”
冰魄喻月,新奇清冷,出云岫更顯動態(tài)之美。
此句一出,頓時將意境從人間繁華拉向了天空皎潔,引得滿堂喝彩!
方秉心也微微頷首。
蕭山書院的士子凝神思索片刻,開口道:“忽有畫舫傳妙曲。”
將意境從空中又帶回了人間。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馬致遠(yuǎn)身上,馬致遠(yuǎn)也感到了壓力。
他需要將前文的燈火、笙歌、市井、明月、妙曲所有這些意象融匯一體,并升華意境,難度極大。
雖然蘇墨白并不在意小游戲的輸贏,但馬致遠(yuǎn)在意。
一直以來他都對自己的詩詞頗為自傲,在府學(xué)的時候更是難遇對手。
只不過在聽了李鈺的《蜀道難》后才知道自己啥也不是。
到了清瀾書院,他幾乎就沒有寫過詩。
書院中這些士子和他交好,也大多是因為李鈺的關(guān)系。
今天中秋就是證明他才華的最好時候。
后面的斗詩有李鈺和蘇墨白在,肯定沒他什么事。
因此這聯(lián)句詩就是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只是要將前面所有詩句升華,這難度確實很大。
他反復(fù)踱步,口中喃喃,將前五句反復(fù)咀嚼。
畫舫內(nèi)眾士子看著他,都在等待這最后的點睛之筆。
清瀾書院眾人都不由得為他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