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供桌看上去有些年頭了,它那斑駁的表面留下著了一道道印記。
而供桌上,則恭恭敬敬地供奉著一幅堂單,堂單之上書寫著寥寥數位仙家的名諱,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在供桌前方不遠處的香爐之中,靜靜地插立著幾炷散發著裊裊輕煙的香。
煙霧緩緩升騰而起,如同薄紗一般在空中彌漫開來,使得整個房間都被一層朦朧的霧氣所籠罩。
在這片煙霧繚繞之下,氣氛顯得愈發肅穆起來。
此刻,靜姐與那位小和尚并肩站立在門外,他們并沒有踏入屋內一步。
要知道,平日里靜姐可是以膽大著稱的女子,但即便如此,涉及到神神鬼鬼之事的時候,她那顆原本堅強的心也難免會產生一絲畏懼之意。
畢竟說到底,她終究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至于旁邊的小和尚呢,盡管身為出家人本應早心無雜念,但無奈他年紀尚輕,對于這種出馬仙之類的事情了解得并不多。
因此,出于謹慎考慮,他最終還是決定暫時留在門外觀望,不敢輕易涉足其中。
而另一邊,栓柱卻毫不遲疑地大步邁進了屋內。
只見他手腳利落地打開柜子,從中迅速取出了文王鼓以及武王鞭,并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擺放在供桌的一側。
這兩件物品是出馬弟子不可或缺的飯碗。
與此同時,我也走到了供桌跟前。
我先是伸手從一旁的香筒里輕輕抽出了一炷供香,接著用雙手將其穩穩捧住。
隨后,我對著那張堂單深深地鞠了一躬,以示敬意。
做完這些之后,我才拿起火柴,小心地點燃了手中的供香。
李家林和曉彤站在一旁,神情緊張地看著我。
“李哥,曉彤,你們別緊張。”我安慰道,“一會兒請神的時候,你們就站在一旁看著,不要說話,也不要亂動。”
李家林點了點頭,說道:“小陽,我們知道了。”
曉彤也乖巧地點了點頭,但眼神中依然充滿了擔憂。
我把點燃的供香插在香爐碗里,然后對李家林說道:“李哥,你把準備好的錢壓在香爐下面吧。”
李家林連忙從口袋里掏出一疊錢,小心翼翼地壓在香爐下面。這是請神時必須要有的供品,表示對仙家的尊敬和誠意。
栓柱給李家林和曉彤拿了兩個凳子,讓他們坐下。
然后,我們便準備開始請仙家。
栓柱拿起文王鼓,輕輕地敲打起來,同時念起了請神調,這回唱的依然是在上次寫字樓里唱的哭煙魂。
哭煙魂也叫做哭碑子,調比較悲傷,有種有冤無處訴的那種架勢。
栓柱的聲音有些凄厲,好家伙,我一聽,這嗓子一點不比干白活的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