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徹的話,馬靖頓時面色一怔。
卻見李徹伸出兩根手指,娓娓道來:“朕手中有兩種新式糧種,皆是高產耐旱之主糧。”
“一者名為玉米,產量頗高,適合大面積種植;一者名為番薯,量產也很高,尤其耐寒耐旱,即便在貧瘠山地也能生長。”
“這兩種糧食,朕會設法分批調撥給你,一部分可作為軍糧,緩解糧草壓力。”
“另一部分,你需作為糧種,在西北適宜之地設法推廣。”
“若能成功,于軍于民,皆是莫大福祉。”
馬靖聞言,眼中頓時爆發(fā)出喜色。
糧食!這可是西北最緊缺的物資!
即便是在西北,馬靖也聽說過奉國糧食豐富的傳聞,也隱約聽過玉米和番薯的大名。
若真如皇帝所說,這兩種作物能在西北扎根,那簡直是雪中送炭。
他剛想開口道謝,李徹卻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還有,餉銀問題。”李徹眉頭微蹙,“朕聽聞,自先帝駕崩后,西北邊軍的餉銀便斷斷續(xù)續(xù),乃至徹底斷絕了?”
馬靖臉上露出苦澀之色,嘆了口氣:“回陛下,確實如此。”
“自先帝駕崩之后,偽帝朝廷自顧不暇,哪還顧得上我們這些邊軍,從未發(fā)過一分一毫。”
“將士們的餉銀全靠臣想方設法自籌,以及西北百姓感念將士戍邊之苦,自發(fā)捐獻一些,如此方能勉強維持,實在是。。。。。。愧對將士們啊。”
李徹臉色一沉,隨即低聲道:“是朕的不是,朕早該想到這一點的。”
說到底,還是西北軍對世家朝廷而言,沒有拉攏的必要。
他們身處北方,天生便是李徹陣營的,除非他叛變投了吐蕃,否則不可能加入朝廷那邊。
馬靖連連擺手:“與陛下無關,皆是偽帝無能,世家悖逆。。。。。。”
李徹抬手打斷道:“朕的將士保家衛(wèi)國,血灑疆場,豈能靠募捐來養(yǎng)活?”
“此事朕已知曉,這次你回去,便將拖欠的餉銀一并帶走,朕會命戶部即刻撥付。”
“并且,從今以后,西北軍一應糧餉皆由國庫負責,按時足額發(fā)放,絕不再讓將士們有后顧之憂!”
馬靖驚喜交加,再次起身,深深一揖:“臣,代西北十萬將士,謝陛下隆恩!”
這一次,他的聲音明顯帶著顫抖,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