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億資金的注入,讓薪火科技的發展,徹底駛入了快車道。光伏項目全面鋪開,電池業務也開始籌備“星核”三代技術的研發。
公司上下,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蘇云煙和她的技術總監卡爾,在產品研發方向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這天下午,在“星核”三代的技術研討會上,卡爾將一份厚厚的技術方案,放在了會議桌上。
“蘇總,各位同事,這是我們研發團隊經過兩個月技術攻關,拿出的‘星核’三代初步方案。”卡爾指著PPT上復雜的技術參數,臉上是德國人特有的那種嚴謹和驕傲。
“我們的核心思路是,繼續發揮我們在能量密度上的技術優勢。我們計劃采用最新的‘硅碳負極’技術,配合我們獨有的電解液配方,可以將電池的能量密度,在二代的基礎上,再提升百分之三十!這將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一旦成功,我們的產品將徹底甩開所有競爭對手,牢牢占據最高端的市場!”
卡爾的方案,讓在場的所有技術人員,都興奮不已。能量密度再提升百分之三十,這意味著,薪火將成為全球電池技術的領跑者。
然而,蘇云煙聽完,卻緩緩地搖了搖頭。
“卡爾,你的方案,技術上非常完美。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成本問題?”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關鍵。
“‘硅碳負極’技術,目前還處于實驗室階段,技術非常不成熟,成本也高得嚇人。我問過供應鏈那邊,光是原材料的價格,就是我們現有材料的五倍以上。如果采用這個方案,我們生產出來的電池,成本至少要翻兩番。這樣的產品,就算性能再好,又有多少消費者能買得起?”
卡爾的眉頭皺了起來:“蘇總,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多地考慮成本。作為一個技術驅動型公司,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不斷地追求技術的極限,打造出最頂尖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我們的品牌形象。高端市場雖然小,但利潤豐厚。只要我們能拿下這部分市場,就足以支撐公司的發展。”
“我不同意。”蘇云煙的語氣很堅決,“我承認,技術創新很重要。但是,技術,最終是要為市場服務的。脫離了市場的技術,就是空中樓閣。我們薪火科技的使命,不是只為少數有錢人服務,而是要讓更先進、更清潔的能源,走進千家萬戶。大眾市場,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基。”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寫下了兩個詞:高端,平價。
“你的思路,是集中所有資源,搶占金字塔頂端那百分之十的高端市場。”她指著“高端”兩個字,“而我的想法是,我們應該優先研發出一款性能穩定、價格親民的平價版電池,去滿足那百分之九十的大眾市場的需求。先用規模效應,把成本降下來,把市場占有率提上去。等我們站穩了腳跟,再逐步推出更高端的產品。”
一個堅持技術為王,主攻高端。一個堅持市場為王,主攻大眾。
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在會議室里,激烈地碰撞著。
卡爾是個非常固執的德國人,他堅信自己的技術判斷,無論蘇云煙怎么說,他都寸步不讓。
“蘇總,我無法認同您的觀點。如果我們把寶貴的研發資源,浪費在那些低技術含量的平價產品上,那將是對我們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毀滅性打擊!如果您堅持要這么做,恕我直言,我無法領導這樣的研發團隊。”
卡爾的話,說得非常重。這幾乎是在用辭職來威脅蘇云煙了。
會議室里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看著蘇云煙。
卡爾是公司的技術核心,是他帶領團隊,才有了“星核”系列的技術突破。如果他真的走了,對薪火科技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蘇云煙的臉色也很難看。她沒想到,卡爾的反應會這么激烈。
她心里很清楚,卡爾的方案和她的方案,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戰略選擇不同。但現在,事情已經上升到了意氣之爭的層面。如果她退讓,就會損害她作為CEO的權威。但如果她不退讓,又可能會失去一員技術大將。
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就在這時,一直旁聽的江宸予,突然開口了。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卡爾總監。”他的聲音不大,卻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卡爾看向他,點了點頭。對于江宸予,他還是非常尊敬的。他知道,當初就是江宸予拍板,才把他從德國請了過來。
“卡爾,你剛才說,‘硅碳負極’技術,目前還不成熟,成本很高。那我想問一下,根據你的專業判斷,這項技術,大概需要多久,才能達到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成熟階段?”江宸予問。
卡爾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如果研發順利,并且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我估計,至少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好。”江宸予點了點頭,又看向蘇云煙,“蘇總,那按照您的方案,研發一款性能穩定、成本可控的平價版電池,大概需要多久?”
“我們現有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主要是做一些工藝上的優化和材料的替換。”蘇云煙回答,“如果研發部全力以赴,最多半年,就能拿出成熟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