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班主任拿著一沓厚厚的資料來到班級。
“大家安靜一下,班長上來幫老師個忙。”
舒顏擱下手中練習的銀針。
“是這樣的,三年理論大家也都學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要安排一年的實習。”
班主任一番話,瞬間讓班級沸騰起來。
“實習?”
“去醫院嗎?”
“我們終于不用在彼此身上做實驗了!”
“你說的叫啥話,在病人身上也不能試驗!”
“大家安靜!你們也知道,我們中醫現在沒有西醫勢頭大,反而還逐漸沒落。所以,我們可選的醫院并不多。”
畢竟醫院和學校接收學生是雙向的,要有人家要,他們學校才能安排輸送。
大家一時臉色也不好看。
似乎空有一些本領,無法施展。
“不過,你們要相信咱們學校,畢竟也算是行業佼佼者,會為你們爭取最大福利。”
最后班主任給出三個方案:一、回到當地醫院,學校給寫推薦信。
二、出京都,到學校定點醫院,福利待遇好,包食宿。
三、在京都,等待院里分配,但好的、輕松的醫院大概率排不上。
很多人還是現實的,想回老家選擇介紹信,家境貧寒的選擇定點醫院。
最后剩的都是京都本地或是想在這邊打拼的人。
自始至終舒顏都沒說話。
“有想去的地方嗎?”
班主任對自己這個得力助手很是偏愛,試問哪個老師不喜歡品學兼優、能力出眾,將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不讓自己費吹灰之力的班長呢?
起初,他以為她不能勝任,誰知道她還真有兩把刷子。
“老師,我爸媽在這邊定居,我也想在京都實習,至于醫院,聽學校安排好了。”
可留在京都的人也不少,平日大家尊敬她這個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