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接過伊恩的雜志,第一本是《滾石》:
“華納自殺式內斗:一場葬送未來的權力游戲”
焦點人物link:這位天才少年的首單《old
town
road》憑借融合鄉村音樂與說唱的風格橫掃榜單,被視作“x世代音樂革命”的象征。其自有廠牌link
records由家族控制,僅授權華納代理發行。知情人士稱,link的成功威脅到華納傳統派高管的權威,成為內斗犧牲品。華納內部會議內容曝光:華納高層要求link讓渡“歌曲版權”和“曲目管理權”,否則終止合作。link當場表示將轉行制作電影,放棄音樂事業。其經紀人怒斥:“他們想把這孩子變成提線木偶!”
“what,蓋伊什么時候還接受《滾石》的采訪了。。。。”
林恩又翻起第二本,這次是《billboard》,大名鼎鼎的公告牌,說起來自己穿越過來幾個月了還沒看過這本雜志呢。
“華納內戰升級:16歲超級新人‘link’(lynn
lee)單曲突遭下架,高管罷工、藝人集體威脅解約!”
華納音樂集團因高層權力斗爭導致運營幾乎癱瘓,旗下廠牌高管聯合罷工,抗議母公司“扼殺創作自由”。罷工高管包括大西洋唱片總裁道格·莫里斯,elektra總裁西爾維婭·羅內,他們公開聲援link:“華納正在謀殺手握未來的藝術家。”
16歲現象級歌手link(其自有廠牌link
records與華納簽有發行協議)的兩首公告牌前十單曲(《old
town
road》《希爾薇婭》)被華納以“合同爭議”為由全線下架,排名大幅下降,引發歌迷暴動。(link為麥當娜量身定做的單曲《flowers》并未遭受波及,目前排名公告牌第一。)link心灰意冷,即將淡出音樂圈轉投好萊塢。”
嚯。。。這么刺激嗎。。。。我的歌迷還真是愛我啊!以華納的媒體影響力,不至于這種內斗丑聞傳得滿天飛吧?特別是《滾石》的報道,說得有鼻有眼,而且確實是真的,肯定是華納內部傳出來的沒錯。
從葬送、謀殺、癱瘓這種激烈的措辭來看,大概率是道格和奧斯丁他們買的通稿,也許還有華納的敵人在趁機出手。
“現在鬧得這么大了嗎?我這幾天一直在忙別的事情,壓根沒關注過這些。。。”林恩擠出苦笑搖搖頭。
“link,我們很仰慕你和你的音樂,你是真正的天才,我們都會支持你的!”三個女孩一直在默默觀察林恩,見他看完雜志馬上派出代表打招呼,這姑娘笑得倒是很甜,但林恩分辨不太出來誰是誰,主要是都不怎么漂亮。
“到我這不用客氣,不過我的創意總監西默爾還沒回來,他這幾天在納什維爾幫我發掘新人。”
“西默爾斯坦恩?哇哦,他可是個傳奇人物。。他也在你這工作?”伊恩提到西默爾一臉仰慕。
“當然,我和他關系很好。這樣,你們先在紐約住幾天怎么樣?西默爾應該很快就回來了,這項工作說好了交給他的,我可不能食言。當然,費用我會幫你們報銷的。。。”
亞特蘭大離紐約1000多公里,過來一趟也不容易,看這幾位也不像是富裕人士,林恩好心的答應幫忙報銷住宿費。自己的真實水平心里有數,為了避免簽一堆水貨,還是等西默爾回來比較好。
“你真是慷慨,那我們就先不打擾你了。link,這是我的名片,我隨時等你的電話。”伊恩遞過名片就帶著女孩告辭了。
林恩順便到‘唱片數據’辦公室看了看情況,現在這里完全是在掛羊頭賣狗肉,蓋伊給自己搞來了一大堆演員簡歷和電影資料,杰米和老周找來的打字員在這里把這些資料輸入計算機,就算是初步建立了林恩心目中的電影數據庫。
“杰米,進度怎么樣?我希望進入暑假就能開始選角。”
“boss,這項工作主要是依賴人工,要想加快進度就得增加人手。。。”杰米解釋道。
“先不增加人員,公司里沒事的人你都拉過來幫忙,反正現在我的唱片事業幾乎在停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