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杭州,下著毛毛細雨,我站在會議室門口,看著一張張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負責人面孔陸續走進會場。
他們的眼神中帶著期待、懷疑,也有一絲試探。
會議開始,王哥站上講臺,身后大屏幕亮起,“城市共聯體”四個字映入眼簾。
“各位老板,我們不是在組建一個新的平臺。”王哥聲音沉穩,語速不快,“而是在打造一種全新的協作模式。”
他開始介紹方案:共享調度系統,可以打通各地物流網絡,實現跨區域訂單無縫對接;統一服務標準,確保配送質量穩定;數據加密保護機制,則是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用戶和企業隱私。
“這不是聯盟,而是共生。”他說完這句話時,現場響起了掌聲。
我也松了口氣。
這個項目,從最開始只是我的一個念頭,到現在,終于有了模樣。
接下來的自由交流環節,氣氛明顯比之前熱絡許多。
有人主動找我和宋姐溝通合作細節,也有人拉著王哥問技術問題。
我能感覺到,大家的態度正在悄然改變。
十點整,宋姐發來了宣傳片鏈接。
我點開視頻,畫面出現在一位重慶女騎手身上,她每天凌晨四點出門送餐,為了供弟弟上學。
鏡頭切換到她在共聯體培訓中心學習路線優化的畫面。
接著是沈陽的一位退伍軍人,曾經一度因為找不到工作陷入低谷,加入共聯體后,他帶起了一支小團隊,現在負責片區管理。
還有廣州的雙胞胎兄弟、深圳的單親媽媽、成都的老騎手……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每一段經歷都真實得讓人動容。
我在配音中說:“我們不是為了打敗誰,而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走得更遠。”
視頻最后定格在我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街頭的畫面。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恍惚。
我想到那個獨居老人,想到那句“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操控卻渾然不知”。
我想告訴他,我記住了,而且沒有停下腳步。
中午十二點,戴老師發來一份報告,標題是《外資資本對“城市共聯體”的滲透路徑分析》。
我快速瀏覽,內容指出已有兩家成員企業接到了外資企業的接觸邀請,對方開出優厚條件,試圖分化聯盟結構。
看完后,我拿起手機,撥通了王哥的電話。
“馬上通知所有成員簽署《公平合作公約》,任何外部資本不得干預運營,否則將自動退出共聯體。”
王哥那邊沉默了幾秒,隨即道:“明白,我這就安排。”
掛斷電話,我靠在椅背上,閉上眼,腦海中閃過一個個畫面:那個深夜打電話給我的神秘人、老人的笑容、宋姐剪輯視頻時專注的表情、王哥在臺上自信的模樣……
真正的風暴,還在后面。
窗外的雨已經停了,陽光透過玻璃灑進房間,在桌面留下一道溫暖的光痕。
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領,準備去參加下午的第一場戰略合作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