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承認。
我們在村委會公告欄貼出了完整的證據鏈:陳世昌用私章簽發的“死亡申報”、偽造的遷出協議、七戶宅基地非法流轉的銀行流水和簽字比對報告。
每一份文件都加蓋了司法鑒定章,每一行字都像釘子,把謊言釘死在陽光下。
當天下午,縣紀委聯合公安進駐村莊。
警車停在老槐樹下時,陳世昌正坐在屋里喝粥。
他沒掙扎,也沒辯解,只是緩緩放下碗,抬起頭看了我一眼。
那一眼,有恨,有懼,也有藏不住的崩塌。
他再沒抬頭。
而當我推開父親那間土屋的門,風卷著雪粒撲進來,爐子早已熄了多日。
可桌上竟擺著一副干凈碗筷,旁邊還有一杯未拆封的速溶咖啡。
錄音機放在炕沿,磁帶循環播放著那句熟悉到刻進骨頭的話:“但我還是會回來的。”
紙條壓在搪瓷缸底下,字跡歪斜卻認真:
“給兒子的朋友留的。”
我沒哭。可站在那兒,整個人像被抽空又填滿。
原來有些門,從來就沒關上。
新年第一天,我辭去了外賣員的工作。
平臺給了我區域站長的位置,算是體面的回報。
我婉拒了。
我在自媒體發了最后一條動態:“我不再送餐了,但我還會送熱粥。”
那天夜里八點,我準時出現在c9便利店檐下,穿上紅馬甲,手里端著一碗剛煮好的白米粥。
“兄弟,冷了吧?”我笑著說,“進來坐會兒?燈一直亮著。”
有時候沒人來,我就坐在那兒,聽著錄音機里父親反復播放的那一句:“但我還是會回來的。”雪花靜靜落下,像無數未熄滅的星火。
這世界終于明白,有些人走得很遠,不是為了逃,是為了有朝一日,提著燈回來。
而我知道,真正的歸來,不是一個人走進光里。
是當那扇門再次打開時,終于有人,敢邁出第一步。
就在上周,b7區辦公室收到了一封手寫信,信封泛黃,郵戳模糊,寄件人一欄空白。
值班員拆開后愣了很久,才低聲說了一句:“這人……名字早就注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