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天的手按在應龍府那扇沉厚的青銅巨門上,門環上椒圖獸首猙獰,口中無聲,卻在他發力推門的剎那,猛然噴吐出一團凝滯、冰涼的青煙。
百斤重的門扉碾過金磚地縫,發出令人牙酸的摩擦聲,竟在久經歲月的青石板上犁開一道半寸深的溝壑——這便是宣統三年御賜的“忠義千秋門”。當年,非五匹西域汗血寶馬齊力拉扯,休想撼動此門分毫。
此刻,門軸艱澀的轉動聲,吱呀——吱呀——,仿佛喚醒了沉睡在歲月塵埃中的魂靈,檐下懸掛的三十六只鎏金銅鈴齊齊震顫嗡鳴。那聲音在辛亥年的秋風里碰撞、流淌,叮叮當當,竟詭異地交織出一曲金戈鐵馬的《破陣樂》,凜冽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漢白玉的臺階光潔如鏡,沉淀著無數足音與時光。階前一對墨玉麒麟,伏踞如生,遍體玄黑,幽光流轉。它們眼眶中鑲嵌的,乃是暹羅國進貢的稀世血髓石,望之如同兩滴凝固的、深沉欲滴的鴿血。
龍天恍惚記起幼年頑劣,總愛踮起腳尖,伸出小手去摳弄那對誘人的寶石,為此沒少挨父親手中戒尺打在掌心的痛楚。此刻,那對血髓石眼珠依舊幽幽地映著天光,麒麟口中銜著的玉圭卻已從中開裂,一道細微卻清晰的縫隙蜿蜒其上,露出內里隱藏的機巧暗匣。
他伸出手指,輕輕一撥,匣蓋無聲滑開,里面靜靜躺著幾疊桑皮紙鹽引票據,戶部猩紅的大印赫然其上。那“龍”字的朱砂印記,歷經歲月,依然鮮亮刺目,紅得如同剛從喉管里噴濺而出、尚帶著熱氣的雞血,濃烈得幾乎要灼傷人眼。
“少爺,仔細腳下門檻。”老管家福伯那桿磨得锃亮的銅煙鍋,適時地在厚重的青石門墩上磕了磕,發出清脆的“篤”聲。聲音未落,門廳里那座三足青銅自鳴鐘仿佛得了號令,齒輪咬合,簧片震顫,悠長沉穩的報時聲立刻填滿了空曠的前庭。
龍天循聲抬頭,目光越過層層疊疊的飛檐斗拱,最終定格在那方高懸的“應龍府”金匾之上。光緒帝御筆親書的飛白體,筆走龍蛇,墨跡如怒蛟破云,力透匾心,飛揚跋扈,盡顯天家威儀與恩寵。
然而,歲月的塵埃與遺忘終究無聲地侵蝕了這份輝煌,匾額邊角處,蛛絲縱橫,結成一片細密的灰網。一只通體隱現金絲光澤的蜘蛛,正不知疲倦地在網心忙碌著,將一枚銀元模樣的獵物,層層包裹進它那柔韌而冰冷的絲繭里。
推開西廂賬房沉重的楠木門扇的剎那,一股陳年紙張、樟木、灰塵與金屬銹蝕混合而成的濃烈霉腐氣味,如同積壓了百年的濁浪,猛地沖出,狠狠撞在龍天的口鼻之上。他猝不及防,被嗆得喉頭發緊,不由自主地倒退半步。
眼前景象令人屏息:五十排頂天立地的紫檀木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森然排列,一直延伸到雕梁畫棟的穹頂之下。每一層都密密麻麻地碼放著大小一致的鎏金樟木匣子,匣面光滑,銅件暗啞,像無數只閉緊的嘴,守著無人知曉的秘密。龍天信步走向最末一排,隨手掀開一個不起眼的匣蓋。
只聽“嘩啦”一聲輕響,里面疊放得整整齊齊的宣統元年的地契,如同被驚動的蝶群,雪片般紛紛揚揚地涌了出來,飄落在地。他彎腰拾起一張,那上面蓋著湖廣總督大印的田畝數字,觸目驚心——竟比當今兩湖之地所有在冊的熟田加起來,還足足多出三成!那密密麻麻的田畝細目,在昏暗中如同蟻群,啃噬著這本就傾頹的河山。
“少爺……”福伯不知何時已悄然站在身后,他枯瘦的手顫巍巍地捧出一個更為古舊、通體黝黑的烏木匣。匣子不大,式樣樸素,唯有鎖眼處嵌著一枚小巧的黃銅鎖,只是那鎖眼已被濃重的綠銹徹底蝕穿,幾乎與烏木融為一體。
龍天指尖剛剛觸及那冰涼滑膩的匣蓋,“咔噠”一聲微響,鎖芯竟如同風化的枯骨般簌簌碎裂,落下一小撮閃爍著黯淡金芒的粉末——原是摻了金粉特制的機簧,唯有感應到龍家嫡系血脈,方會自行瓦解。匣蓋無聲開啟,里面躺著一冊厚厚的、封面無字的線裝書。
當龍天小心翼翼地展開這冊《乾坤冊》時,一張卷在冊中的巨大羊皮紙卷軸“嘩啦”一聲滾落,沉重地鋪展在積滿灰塵的金磚地面上,瞬間鋪開了一張線條繁復、標注詳盡的前朝疆域輿圖!山川河流,城池關隘,纖毫畢現,仿佛將一段凝固的、被遺忘的龐大帝國版圖,驟然鋪陳于腳下。
龍天深吸一口氣,將那沉甸甸的《乾坤冊》置于巨大的花梨木書案上。他信手撥過案頭一方通體碧綠、溫潤如水的翡翠算盤,冰涼的珠子觸手生寒。指尖滑動,算珠碰撞,發出清脆細密的噼啪聲,在這死寂的賬房里格外清晰。
“同治三年,匯豐銀行借款……”他低聲念著冊頁上一行蠅頭小楷記載,手指靈活地在算珠間跳躍。就在他撥動第五顆珠子,試圖計算這筆百年前巨債的利滾利時,“啪”的一聲脆響,那顆溫潤的翡翠珠子竟毫無征兆地崩裂開來!細碎的翠屑飛濺而出,其中幾點恰好落在一旁攤開的《辛丑條約》抄本上,正正蓋住了“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那行濃黑如血的墨字。
龍天的手指頓在半空,目光卻不由自主地被算盤框架邊緣所吸引——那里整整齊齊嵌著一圈渾圓碩大的東珠!每一顆都散發著柔和內斂卻又驚心動魄的珠光寶氣。福伯的聲音在幽暗中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嘆息:“少爺,老奴聽老太爺提過,這框上任何一顆珠子,當年都足以買下整條天津衛的租界……”
他強壓心緒,繼續翻閱。當指尖翻到光緒二十年那頁礦脈圖時,呼吸不由得一滯。朱砂標記的云南錫礦礦脈,在地圖上竟如一條貪婪的血色巨蟒,蜿蜒著,蠻橫地延伸跨越了國境線,深深扎進了安南(越南)的版圖之內!附錄頁上,用魚鰾膠牢牢粘著一張泛黃的法文契約書。
龍天雖不通法文,但那契約下方清晰標注的日期、地點以及鴉片箱數量的中文小字,卻觸目驚心——龍家當年竟是用整整三艘海船的印度煙土,換取了這跨越國界的礦脈開采權!紙頁冰冷,卻仿佛能灼傷手指。窗外,夕陽最后的余暉如同熔化的金液,斜斜地穿透雕花窗欞,吝嗇地投下一束光柱。
就在這束移動的光線掃過賬房中央那根三人合抱的楠木承重梁柱時,龍天猛地瞪大了眼睛——那梁柱表面根本不是什么天然的木紋!在積年的灰塵下,分明是無數比發絲還細的金線,以令人窒息的手工技藝,千回百轉,嵌出了一幅覆蓋全球的巨大商路網絡圖!歐羅巴、亞美利加、南洋諸島……航線如金線織就的蛛網,而每一個重要的港口節點,都綴著一顆微小的、卻光芒刺眼的金剛石!
燭火在沉重的紫銅燭臺上跳躍著,不時爆開一朵幽藍的燈花,發出輕微的“噼啪”聲,在這死寂的子夜時分,如同驚雷。龍天站在東墻前,目光掃過那些繁復的紫檀木雕花板。終于,他手指在墻角一塊不起眼的麒麟浮雕眼珠上,用力按了下去。一陣沉悶的機括運轉聲從墻壁深處傳來,如同巨獸在腹中低吼。
整面東墻竟如同戲法般無聲地翻轉過來!墻后,是一整面晶瑩剔透的琉璃壁,壁上密密麻麻排列著無數鴿蛋大小、內凹的琉璃格子,流光溢彩,宛如蜂巢。每一個琉璃格里,都靜靜躺著一份折疊整齊的票據:大英帝國戰爭公債用猩紅的絲綢精心捆扎;法蘭西鐵路公司的股票散發著若有若無的、昂貴的龍涎香氣;
最底層的一格,幾張日俄戰爭賠款票據,竟被精巧地折疊成了展翅欲飛的千紙鶴模樣——那是他幼妹龍巧云七歲那年,在這巨大金窟里唯一的童真印記。龍天的手指拂過冰冷的琉璃格子,仿佛拂過這搖搖欲墜的王朝下,一顆顆仍在強勁搏動的心臟。
“安國通寶,六成……”他拿起琉璃壁旁另一本深藍色封皮的《銀錢錄》,低聲念出扉頁上用朱砂批注的刺目字跡。一股突如其來的腥甜猛地涌上喉頭。他下意識地望向書案上的端硯,里面研好的墨汁尚未干涸,濃黑如漆,清晰地映出他此刻慘白如紙的臉。這筆跡,鐵畫銀鉤,力透紙背,分明是父親的手筆!
可那墨汁深處,卻幽幽地、固執地滲出一縷極淡、極熟悉的茉莉頭油香氣——那是母親生前最愛的味道!窗外,三更天的梆子聲穿透重重院落,帶著深夜的寒氣和空洞的回響,清晰地傳來。龍天悚然一驚,這才發覺手邊那盞福伯奉上的雨前龍井,早已冰涼透骨,茶湯表面竟凝結了一層薄薄的、散發著絲絲寒氣的冰膜!
他猛地端起茶盞,刺骨的寒意瞬間凍麻了指尖——這哪里是尋常的冰?分明是取自天山萬丈冰淵之下,千年不化的寒冰精髓!如此豪奢,只為鎮住一杯清茶!
當第一縷灰白的天光艱難地穿透窗紙,龍天如同一具被抽干了所有氣力的木偶,癱坐在那把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交椅上。腳下,是散落一地的、被狂暴撕碎的賬本殘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