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在鳳家的具體坐標位置徹底暴露后——
“燭龍”軌道炮的充能嗡鳴如同垂死巨獸的喘息,穿透前哨站厚重的合金裝甲,在指揮中心每個人的骨髓里震蕩。龍天指尖最后一道幽藍指令光流消散的瞬間,主屏幕上,代表鳳家祖凰星防御陣列的數百個刺目紅點,齊刷刷化為死寂的灰暗。那不是關閉,是抹除,是電子層面的窒息。
“目標鎖定!祖凰星軌道防御陣列節點G7至t12區,絕對坐標已注入!”
龍嘯的聲音撕裂空氣,帶著壓抑已久的狂怒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栗,“‘燭龍’!極限過載模式!開火!!”
嗡——轟!!!
前哨站外部觀測屏瞬間被無法形容的光芒淹沒。并非簡單的能量光束,而是一道凝聚到極致的、扭曲空間的暗紫色“洪流”。它并非直線射出,而是在脫離炮口的剎那,前端驟然撕裂空間,形成一個微型但致命的躍遷蟲洞。
這道名為“燭龍之息”的毀滅洪流,幾乎在發射指令下達的同時,便跨越了數光分的距離,精準地“澆灌”在祖凰星同步軌道上那一片剛剛被龍天強制關閉的防御節點區域。
沒有爆炸的火光,只有無聲的湮滅。空間本身如同脆弱的琉璃般向內塌陷、粉碎。那些耗費無數資源、凝聚鳳家頂尖科技的軌道防御平臺、能量投射基站、預警衛星陣列,在空間結構的崩解力面前,連掙扎的資格都沒有。
它們被無形的巨力揉捏、拉伸、最終化為宇宙塵埃,連帶著那片區域的真空背景都仿佛永久性地暗沉了下去。祖凰星大氣層外,瞬間出現了一個丑陋的、由絕對虛無構成的“傷疤”。
祖凰星,鳳家萬載榮光的核心,此刻正沐浴在毀滅的“光雨”之下。
龍家反擊的獠牙,遠不止“燭龍之息”。在龍天提供的、詳盡到令人頭皮發麻的坐標指引下,早已潛伏在星域陰影中的龍家打擊艦隊,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群,驟然亮出獠牙。
“影武者”(仿生人)特種突襲艦隊(小場面聚焦):
十二艘流線型、涂裝著最先進光學迷彩的突擊艦,引擎噴口閃爍著近乎無痕的幽藍離子流,如同幽靈般悄然切入祖凰星近地軌道防御圈因“燭龍之息”造成的巨大缺口。
它們的任務并非摧毀大型目標,而是癱瘓神經節點。艦體腹部無聲滑開,數百枚“蜂針”級微型動能鉆地彈被精準投射。
這些彈頭尾部噴出細微的、調整姿態的等離子流,如同擁有生命的金屬飛蟲,無視紊亂的引力場和稀薄大氣,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朝著預設的坐標——
祖凰星首都“棲凰城”地下的核心能源樞紐、全球通訊中繼站、以及行星級護盾發生器控制中心——呼嘯而下。
鉆地過程:彈頭接觸地表或建筑頂部的瞬間,前端超密度合金鉆頭以每秒十萬轉的恐怖速度啟動,伴隨著刺耳的高頻嘶鳴和飛濺的、被瞬間等離子化的建筑材料粉塵。
鉆頭后方,微型聚變引擎提供著持續向下的狂暴推力,無視任何常規工事結構。鉆透數十米乃至上百米的巖層和強化合金層后,彈頭在預定深度引爆。
“神經脈沖”效應:爆炸并非追求物理破壞最大化。彈頭內裝載的是經過龍天特殊調制的、針對鳳家能源網絡和通訊協議的邏輯病毒與高頻Emp(電磁脈沖)復合體。爆炸的閃光微弱,但一股無形的、扭曲的電磁風暴和邏輯亂流瞬間沿著地下管線、能量導管、數據光纜瘋狂擴散。
被擊中的能源樞紐,巨大的聚變反應堆輸出功率如同醉漢般劇烈波動,保護系統瘋狂報警后觸發緊急停機;通訊中繼站內,海量數據流瞬間被邏輯病毒污染、堵塞、甚至被篡改發送出錯誤指令;護盾發生器控制中心的屏幕上,代表護盾完整度的曲線如同崩斷的琴弦般直線歸零。
結果:棲凰城超過三分之一區域瞬間陷入黑暗,通訊徹底中斷,籠罩城市的天穹級能量護盾閃爍了幾下,如同肥皂泡般無聲碎裂。恐慌如同瘟疫般在黑暗中蔓延。
“織網者”無人機集群(大場面):在更高的近地軌道,數量以萬計的“織網者”攻擊無人機,如同遷徙的機械沙丁魚群,遮蔽了星光。
它們并非無腦沖鋒,而是在龍家艦隊中央指揮艦(其核心處理器正被龍天通過天臨系統直接接管)的統籌下,組成了一張精密而致命的動態攻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