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破敗的地下城出來,還是到了林恩和蓋伊都看不上的派克市場,出口所在的咖啡店居然大有來頭——全美第一家星巴克。
林恩記得這家連鎖咖啡店曾經買過自己幾乎每首歌的商業授權以加入門店歌單,對他們印象不錯,即使頂著福勒得意的眼光也愿意順便進去休息一會。
門口懸掛著棕色雙尾美人魚木雕徽標,上面標注著1971。店內裝修十分復古:深褐色木質柜臺、貨架和地板,搭配暖黃色燈光,充滿傳統咖啡小店的質樸感。墻上貼著三位創始人的合影和咖啡產地的手繪地圖或老照片。
只提供有限的現煮意式飲品:拿鐵或卡布奇諾,菜單用粉筆寫在黑板上,都沒有標準化,但允許顧客選擇牛奶比例、糖漿添加等個性化組合。看起來還是以咖啡豆零售為主,店內核心區域是擺放咖啡豆的麻袋和開放式貨架,顧客可選購不同產地的散裝咖啡豆,店員現場稱重并手工包裝。
這間店與市場內其他攤位融為一體,陸續有本地漁民、藝術家和游客光顧,充滿社區市井氣息,實在不像是能做成連鎖的樣子。。。
“這種店居然也能做出近百家連鎖?在曼哈頓他們絕對活不下去。。。”蓋伊嘗了一口他們的咖啡狠狠吐槽道。
福勒得意挑眉:“讓你失望了,他們在曼哈頓已經開了好幾家店,單杯拿鐵定價1。8美元(相當于今日4。3美元),是便利店咖啡的3倍。白領們很喜歡他們家的口味,貝琪就買了他們的紙質咖啡券,他們會提供每日咖啡配送服務。”
林恩頓時來了興趣,他精力旺盛,平時沒什么喝咖啡的習慣,還不了解這家公司。
他打了個響指叫來了服務生:“能叫你們店長過來聊聊嗎?”
“抱歉先生,您想了解我們的品牌可以看這本手冊,這里面詳細介紹了。。。”穿著綠圍裙的服務生小哥從店里的陳列架上拿起一本《咖啡護照》遞給林恩。
林恩摘下墨鏡:“你不認識我?”
“呃。。。你是LINK!對不起,我這就去叫店長。。。”小哥激動的捂住嘴。
店長很快就來了,他整理著同款綠圍裙,快步上前握手:“久仰大名!您的《counting
Stars》是我們晨間營業的必備bGm。”
了解到林恩的好奇之后他指著墻上泛黃的照片介紹道:“星巴克始于1971年,我們三位老師傅原本只是教西雅圖人煮好咖啡的雜貨商。
直到1987年舒爾茨先生從意大利回來——您知道他在米蘭看到什么嗎?濃縮咖啡吧臺前站著的不是醉漢,而是穿阿瑪尼的律師在談生意!”
他示意咖啡豆麻袋后的老式烘焙機:“他賭上全部身家以380萬美元從創始人手中收購星巴克,把意大利的espresso文化改良成美式體驗:用深度烘焙的阿拉比卡豆壓住奶泡的甜膩,爵士樂和木香替代歌劇院的拘謹。最重要的是。。。”
他輕拍《咖啡護照》,“我們教會客人哥倫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風土差異,把喝咖啡變成自我品味的宣告。舒爾茨先生堅持給每個綠圍裙‘伙伴’股權,他說‘我們要做的是把咖啡師變成藝術家’。現在曼哈頓白領甘愿花三倍價錢,買的不是咖啡,是五分鐘逃離格子間的幻覺——就像您的音樂讓人在通勤地鐵里突然聽見海浪、看見星空、回到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