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關心他們的出價,因為現場都是小蝦米——也就是唱片公司的中下層員工,但小蝦米看到了你的實力,他們知道,如果自己拿不下來這小子,肯定會被別的公司搶到手。如果是你,這時候該怎么辦?”蓋伊打算考考林恩。
“呃。。。。先一頓忽悠,空口許諾把人騙回去?然后合同里埋點炸彈找補回來?”
“damn!你小子真壞。不過你不懂他們的想法,他們會第一時間匯報:hey,boss,納什維爾出現了一個天才,帶著一首絕世好歌,總之把你吹得天花亂墜。然后說這小子貪婪的經紀人放話說價高者得,咱們不出手,那天才和好歌就歸了別人!
所以現在壓力給到了他的上級,那么上級會怎么想呢?只要他不是傻子,他也會一模一樣的往上再匯報。這種風險收益未知的選擇當然不要自己做,接著匯報上去,讓領導先上。然后有勇氣做決定的人出現了,他會怎么選?當然是報個高價拿下!如果不報價,假如你在別的公司大放異彩,他的名聲就完了,所有人都會笑他是個傻子!你說的那套除非是獨立唱片公司的老板才會這么干。”
林恩大受震撼:“那我要是個水貨,讓他賠慘了怎么辦?”
“你不知道每年唱片公司要簽多少水貨,賠賠賺賺不是很正常。再說了,錢是公司的,名聲可是自己的,他為什么要賭?”蓋伊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原來打工人的核心要義是不背鍋!大公司不好搞,但是里面的人好搞定啊!林恩表示學到了。
“那么這樣一番操作下來,讓我們快速對上了最后做決定的人,節約時間?”
林恩理了理思路,有點明白了蓋伊的操作。
“還有空間!小蝦米和大老板的權限和心理價位能一樣么?”
酒店會議室里,十幾家唱片公司的代表齊聚一堂:水星、大西洋、摩城、阿里斯塔。。。。。。。。。
蓋伊和林恩坐在隔壁辦公室一家家面談,進度很快——蓋伊的風格是不多說廢話,直接開條件,單曲由林恩自有唱片公司進行制作,只委托發行,三年一專的新人約,接受就往下聊,不接受出門左拐不送。
十幾家公司迅速篩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公司里大西洋和阿利斯塔出價最高。
大西洋唱片屬于華納:30w簽約費,宣發資源按二線歌手來,可以協助后期制作,但是按市場價收費。
阿利斯塔唱片責屬于bmg:40w簽約費,宣發參考二線歌手,但要求合約期間林恩的所有歌曲都由bmg發行。
蓋伊私下里和林恩表示,兩家的出價都很有誠意,該到做抉擇的時候了。
“bmg是歐洲巨頭,他們正在大肆并購,花錢很大方。前幾年從通用電氣手里收購了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的唱片部門。現在還在消化不良,我聽說內部管理很混亂。不過這對你不是壞事,你會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也能拿到更多錢。
華納則剛剛和時代公司(就是《時代》周刊的時代公司)合并,他們的媒體影響力更強了。不過華納對藝人管控更嚴一點,他們的當家男歌手prince經常抱怨華納過度干預自己的音樂發行計劃。”蓋伊給林恩簡單介紹了兩家的情況。
“什么叫干預他的發行計劃?發行本來不就是華納負責的么,真是的!為什么來的都是六大旗下廠牌?六大一家都沒來。”
“畢竟交給誰都少不了他們的發行費用不是么,他們才不急。決定權交給你了,so,華納還是bmg”
林恩感覺蓋伊正在把剛才傳授的打工心得用在自己身上!
權衡再三,林恩還是選擇了和麥當娜同屬華納的大西洋唱片,西默爾把這女人吹上了天,他想好好找機會跟她學一學。
“那就這么說定了?我們現在就可以回紐約簽合同,你律師說已經搞定了你的唱片公司,叫link
records(林克唱片)”
“怎么這么快?辦公室都還沒租啊!”而且我也沒錢租啊!
“約瑟夫說等你這首單曲發行,可申請紐約市“藝術家認證計劃”。以后可以低于市價租用市政樓宇當工作室,能省不少錢。直接用他的律所當做辦公地點成立的公司,反正現在只是個空殼子。”
老周果然是個人才,不愧是專業幫人逃稅的,省錢方面腦子就是好使。
“那我們還等什么!趕緊回紐約拿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