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林恩剛回到公司屁股都沒坐熱,FbI就已經找上門。
紐約外勤辦公室特工主管(Special
Agent
in
charge,
SAc)克勞福德親自出馬,還帶來了外勤辦公室首席法律顧問沃森。
“我們帶著誠意登門,畢竟你我都清楚甘比諾家族的卡車運過什么。”簡單寒暄兩句克勞福德就直入正題,他提都不提FbI鬧出的丑聞,敲著桌上的供貨協議,暗示林恩與黑手黨的“潛在關聯”。
“哈,卡車運什么和我可沒關系。但是開到我的工地的車里肯定只有混凝土。。。你們不如去查查唐納德的工地?他們的供應商也是這家公司。。。”已經了解事情始末的林恩壓根不慌,回敬了一句暗示,有本事去查象黨的大金主嘛。
克勞福德將一疊照片推過胡桃木會議桌,畫面是KGb特效公司俄國工程師在酒吧與模糊的斯拉夫面孔碰杯“我們暫時相信這是巧合,但也可以相信這是蘇俄領事館的人。。。根據《防止技術轉移法案》,您需要簽署承諾書:立即解雇所有涉及蘇俄軍工背景的雇員。”
沃森翻開《出口管理條例》補充道:“根據第744。21條款,我們可以隨時扣押貴司采購的cGI渲染設備并且關閉消防設備研發實驗室——除非您配合完善人員審查流程。”
“這就是你們說的誠意?這些俄國佬隨便你們查,實驗室里的技術來自70年代的農業灌溉系統,專利都過期了。。。反正我律師的索賠足夠我從舊金山重新招募一個特效團隊,順便再升級一個新實驗室。。。”林恩笑著接過承諾書折成紙飛機。
“我們更在意《郵報》頭版。”見這些沒用,沃森掏出剪報,被電擊探員的丑態與“FbI新人導演好萊塢式刺殺“的標題刺眼奪目,“三天內撤稿并致歉,否則國稅局的查稅小組會比圣誕老人更早登門。。。”
“想都別想,沒讓你們公開道歉就不錯了,我公司的稅務完全經得起查。。。”林恩頭也懶得抬,專心按壓機翼。
“我們會把這些事通知媒體。。。”克勞福德急了。
“無所謂,我也可以讓華納把你們非法監聽它們旗下兩位歌手的事情捅出去,我手里的證據可是真材實料。想想吧,這搞不好又會是一次‘水門事件’,《時隔十八年,FbI死性不改》《克勞福德,紐約象黨的新傀儡》這些標題怎么樣?差點忘了,我自己手里還有媒體,猜猜這次誰會下臺?”林恩終于折好了紙飛機,可惜出手沒兩米就筆直墜下。
水門事件是米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丑聞之一,始于1972年6月,尼克松總統的競選團隊派人潛入華盛頓水門大廈的驢黨全國委員會總部安裝竊聽設備,企圖獲取競選情報。事件敗露后,尼克松政府試圖通過銷毀證據、賄賂和施壓司法機構等手段掩蓋真相,最終在媒體和國會調查下曝光,導致尼克松于1974年辭職,成為米國歷史上首位因丑聞下臺的總統。
FbI在此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水門事件后,時任FbI局長配合白宮拖延調查,甚至銷毀關鍵證據。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度驟降,FbI被批評為“官僚機器”,其長期存在的秘密主義再次引發爭議。75年國會成立“丘奇委員會”,專門調查FbI和cIA的濫用職權行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抨擊FbI喪失獨立性,高層屈服于政治壓力。并引用匿名官員的話,稱FbI已成為“白宮的政治工具”,損害了其作為獨立執法機構的公信力。
“Shit,你沒必要和我們把關系鬧得這么僵!而且把我整下臺換上來的新主管為了立威只會更加仇視你!”克勞福德有點破防,站起來吼道。
“當然,要不是你們太沒禮貌,我們本可以成為朋友。我剛剛才見過阿爾方斯參議員,這次的事情可以當成誤會。。。這樣,福勒,通知《郵報》改用“熱心市民協助糾正執法失誤“這樣的溫和表述,但保留電擊照片作為“監督公權“的象征。。。LooK,這才叫做誠意。”林恩笑著吩咐道。
“我為兩位精神不正常的新人探員對您造成的麻煩深表歉意。。。他們會被送到精神病院。。。”
“你們找誰背鍋我不關心。。。媒體報道我已經放你們一馬,賠償到位就行。。”林恩擺擺手。
“我們可以私下支付一筆賠償金,但必須得到不起訴的承諾,數額也不能太大。。。”法律顧問沃森提出條件。
“well,克勞福德主管,我其實有個更好的合作方案。。。FbI的組織構架我不是很了解,紐約這邊我可以理解為是你說了算嗎?”
“當然,FbI總部在華盛頓,下設多個外勤辦公室,紐約外勤辦公室是其中最大的。SAc是最高決策者,直接管理數百名特工和支援人員,統籌所有調查行動。”沃森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