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相對于音樂,畫面出現(xiàn)的相對少一些。
去年的她就看到自己的侄子在寫一些故事和劇本。
雖然寫的很稚嫩,但是能看得出,他的故事,都有吸引人的注意的方向。
為此她還在注冊版權(quán)之后,請了一些資深人士給意見。
只能說,褒貶不一,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能賺錢,甚至打聽了一下作者和能否購買版權(quán)的問題。
在美利堅,能賺錢的項目就是好項目,鄧文歌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而且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只要不耽誤他的學習,一切都好說。
“只要不是走在歪門邪道上,只要他開心,我對他選擇的道路沒有意見。”
約瑟夫·波利希思考再三,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溫蒂,風羽,我并不贊同你同時修兩個學位,我個人的建議是先拿到一個學位,再考慮另外一個,必須要以一個為主,另外一個可以當是選修,興趣課之類的培養(yǎng)。”
“風羽,你還年輕,我覺得你的步伐不必這么快。”
聽到約瑟夫·波利希誠懇且開明的建議。
鄧風羽都沒有思考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畢竟他一開始就是這么打算的。
“謝謝波利希教授,我一定會以音樂為中心的。事實上我一開始也是這么考慮的。我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的。”
約瑟夫·波利希和赫爾斯·朱莉都紛紛滿意的點頭。
知道他的沒有違背初衷,知道哪邊比較重要就好,誰還沒有別的一點愛好不是?
他們兩人心頭一松,客廳的氣氛頓時就好了許多。
約瑟夫·波利希開始和鄧風羽閑聊起來。
“最近除了音樂還在忙什么事情嗎?”
赫爾斯·朱莉見院長沒有離開的意思,也開始和鄧文歌聊起了化妝保養(yǎng)之類的話題。
家訪為了避險,很少會單獨一人去的,這要是有什么問題,你都沒法解釋。
有些學校甚至就不會家訪,只會請家長來學校商談。
鄧風羽想了想邀請約瑟夫·波利希進入到他的‘私人領(lǐng)地’琴房。
從桌子底下拿出了一份文件,不小心把另外一沓文件也帶了出來。
他手忙腳亂的收拾著,正想往收起來的時候約瑟夫·波利希阻止了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