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并不像戴恩·約翰森那般充滿了快樂,琴聲緩緩按動,在這速度之下反而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隨著速度提了上來,壓抑沒有消失,緊張,凄涼,絕望輪番浮現(xiàn),直到鋼琴聲忽然停頓。
等琴聲再次出現(xiàn)的節(jié)奏再次變得緩慢,這個時候讓人出現(xiàn)了一種釋然的感覺。
隨著節(jié)奏加快,明明曲子沒有變,明明琴鍵還是同一個,反而不再是壓抑等等負(fù)面情緒。
反倒是給人一種充滿了力量一般,直到最后一聲響起,眾人都沒有回味過來。
聽完整個曲子再回過頭思思品味,前面那些負(fù)面情緒一掃而空,整首曲子仿佛一開始就是在鼓勵著所有人。
它鼓勵人們擁抱世界的不完美,勇敢地敞開心扉,去逃離黑暗的包圍,同時也表達(dá)了對于絢爛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它鼓勵人們不要害怕,即使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也要勇敢地前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治愈過去的傷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約瑟夫·波利希沉思良久,他忍不住的鼓起了掌。
掌聲的響起也把還在沉思中的眾人喚醒,他們也情不自禁的跟著鼓掌。
約瑟夫·波利希這次罕見的點評了起來。
“這首曲子難度不高,我個人認(rèn)為只有中等難度的A調(diào)鋼琴歌譜。難能可貴的是里面既有古典的底子,又融合了現(xiàn)代的元素,形成了一種古典大氣而不乏現(xiàn)代感的曲風(fēng)。”
阿米莉亞·艾德里安也按耐不住內(nèi)心的感嘆追問道:“鄧!這首曲子叫什么?我為什么以前沒有聽過?是你剛剛臨時創(chuàng)作出來的嗎?”
鄧風(fēng)羽先是對約瑟夫·波利希道謝,然后沒有隱瞞干脆的回答了她的問題:“Experience(經(jīng)歷)。是的,艾德里安。”
阿米莉亞·艾德里安感嘆道。
“鄧!你真是一個天才!你可以稱呼我為阿米莉亞。我等下能演奏你的曲子嗎?聽了你的曲子我對音樂有了新的理解。我覺得這首曲子也很時候改變成小提琴。”
戴恩·約翰森羨慕的看著這兩人流暢的交流,他也想演奏這首獨特的曲子,只是他有些害羞不敢上前。
鄧風(fēng)羽看著戴恩·約翰森渴望的眼神,便對他說道:“約翰森,如果你喜歡的話,你也可以嘗試改編和演奏。”
戴恩·約翰森激動的問道。
“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嗎?謝謝你鄧,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你一定要稱呼我戴恩。”
阿米莉亞·艾德里安不滿的沖他喊道。
“嘿!我才鄧今天交的第一個朋友,你最多只能排第二。”
約瑟夫·波利希自然看到這一幕,但是他沒有阻止他們的交流,他一直認(rèn)為好的音樂就需要交流才能演奏出來,而且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