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對焦度數。格雷格麻煩坐到車上。”
“阿諾德,等下就以剛剛對焦的度數開始拍攝,直到正常對焦為止。”
……
在鄧風羽的指揮下,整個劇組都像一部精密的機器一樣運轉起來,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環環相扣,一環扣著一環,沒有絲毫的差錯。
畢竟這是好萊塢,這里有著最先進的電影制作技術和經驗,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工業化體系。
而作為導演,鄧風羽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協調者,而非創造者。
當一切準備就緒后,鄧風羽一聲令下,所有的燈光、攝像機以及其他設備都同時啟動,仿佛一支訓練有素的交響樂團。
而演員們則按照劇本的要求,將每一個細節都演繹得淋漓盡致,讓劇情自然而然地展開。
鄧風羽坐在導演椅上,通過監視器觀察著每一個鏡頭,確保每一個畫面都符合自己的想象。一旦確定某個鏡頭的效果達到了預期,他便毫不猶豫地下達指令:"咔!"
緊接著,劇組的工作人員迅速行動起來,開始整理現場,為接下來的拍攝做準備。
在這樣高效的工作環境下,時間過得飛快。
很快,就輪到了格雷格的重頭戲——他要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并要在“喪尸”手下逃得生機。
然而,在拍攝結束后,鄧風羽卻皺起了眉頭,他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
于是,他轉頭看向身旁的薩姆·門德斯,希望能得到一些意見。
薩姆·門德斯沉默片刻,然后緩緩開口道。
"格雷格的驚恐表現似乎有點過了,他應該是剛從昏迷中醒來,整個人還處于懵懂狀態,而不是被嚇得驚慌失措。他的情緒過于強烈,反而顯得不真實。"
鄧風羽點了點頭,表示認同薩姆·門德斯的觀點。
確實,格雷格的表演雖然很出色,但卻沒能準確地傳達出角色的情感。
他們需要重新調整一下,讓格雷格的表演更加自然和真實。
鄧風羽聽了他的話仔細的琢磨了一下。
拿起了對講機說道。
“格雷格,你的情緒太多了,驚恐就足夠了。聽到車里孩子的響聲后你才需要更多的情緒。”
“滋滋··oK!”克拉克·格雷格的聲音從對講機中傳出來:“給我幾分鐘調整。”
鄧風羽又說道:“莫瑞茲夫人,你的表現很好,繼續保持。”
“謝謝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