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夏良杰好奇地問身旁的潘小萍:“喂!小丫頭,是不是只有一個財務負責給我們發(fā)工資啊?”
“開玩笑啊!這么多人!一個人發(fā)到明天早上也發(fā)不完,寫字樓人的都會參與,兩個人負責兩條生產線工資的發(fā)放,或別的小部門。”
“哦……是這樣呀!”
等他們到達b區(qū),幾排隊伍已排成了長龍。
潘小萍很勤快的跑到隊伍最前面,去看桌子擺的牌子,都是幾線的。
看清楚后跑回最后面指著隊伍告訴他們:“這個隊是七、八線的,那個隊是九、十一線的,趕緊排隊吧!后面人還有很多。”
方青坡有點犯難了:“杰哥,我到底在哪個隊伍排隊?”
“是啊!你現在是八線的人,我也搞不清楚!”夏良杰也是束手無策,直撓頭!
潘小萍說:“四月份在十一線上班,工資當然在十一線領!以前有類似情況,都這么領的!”
于是方青山和方青坡排在了一個隊上,而夏良杰、潘小萍、劉金水三人排在了相鄰的一個隊上。
夏良杰心里一直在盤算著自己十天能領多少錢呢?懷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終于輪到他站在了發(fā)工資的桌子前。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負責他們這一隊發(fā)放工資的竟然是梅小花。
"是你呀!梅姐!"
夏良杰一邊打招呼,一邊將自己的廠牌遞給了她。
"阿杰啊!來,在這張表格上找到你的名字,然后在后面簽個字就可以了。"
梅小花說著便將簽名表向他面前推了推。
隨后,她根據廠牌上的工號開始尋找工資袋。
由于工資袋都是按照工號順序排列的,因此很快就能找到了。
夏良杰接過那個牛皮紙制成的工資袋,兩人相視一笑,笑容中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意。
他們一起回到餐廳,打完飯,找了個空桌坐下。
夏良杰把自己的那份飯菜放在桌上,拿起那個牛皮紙工資袋翻來覆去地看著。
只見袋子正面用圓珠筆寫著部門、姓名、工號、職位等信息,背面則寫著上班時長、底薪、伙食費以及最后的實發(fā)工資。
他仔細查看,發(fā)現伙食費竟然扣了三十塊錢,也就是說每天的伙食費是三元,聽說一天十八塊錢伙食費,剩下十五塊錢的伙食費是由廠里承擔。
想到這里,夏良杰不禁感到有些無奈,但還是小心翼翼地打開工資袋,從里面掏出那幾張可憐巴巴的人民幣。
他手里捏著一張五十元的鈔票和四張十元的鈔票,苦笑地看向對面的方青山和方青坡:“不用問,咱們三個肯定一樣多。”兩人默默地點頭表示認同。
接著,夏良杰又轉頭看向旁邊的劉金水和潘小萍:“你們兩個都發(fā)了多少錢啊?”
潘小萍開心地回答道:“四月份我可是全勤呢,沒有請過假,也沒有曠過工,更沒有遲到早退過,而且還天天加班到晚上十點,一天都沒有落下哦。再加上全勤獎三十塊,總共發(fā)了三百多一點點吧。”說完,她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