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中心的慈善晚宴,在經歷了長達數小時充斥著政治算計、商業試探和社交應酬的漫長夜晚后,終于進入了它名義上最核心的環節——現場慈善捐款。
仿佛一場盛大演出終于要上演最后的壓軸劇目,會場內的氣氛為之一變。
司儀再次登上主席臺,聚光燈將他籠罩,背景音樂換成了柔和而略帶煽情的管弦樂。
他調整了一下話筒,臉上換上了一副深沉而充滿同情的神情,聲音也變得格外富有感染力。
“女士們,先生們,”他環視臺下衣香鬢影、剛剛還在低聲交談著億萬生意或選舉策略的嘉賓們,“在我們享受今晚的歡聚與交流時,請不要忘記,就在我們這座光鮮亮麗的城市里,在那些霓虹燈照耀不到的角落,仍有無數孩子的生活被貧困的陰影所籠罩…”
他開始深情地講述藝術如何為貧寒家庭的孩子打開一扇窗,如何用畫筆和歌聲點燃希望,如何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軌跡。
這番話語精心雕琢,充滿了感人的故事和勵志的詞匯,試圖喚醒在場精英們的同情心和責任感。
一直被迫周旋于各種嚴肅話題、幾乎插不上話的瑪利亞·凱莉,此刻終于悄悄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今晚最真心實意的、帶著些許期待的笑容。
她輕輕碰了碰林恩的胳膊,低聲說:“終于要結束了…我的腳都快站麻了。”
對她而言,這種需要時刻保持端莊、聆聽晦澀討論的場合,遠比連續跑三場通告還要累人。
林恩微微側頭,對瑪利亞報以一個了然的眼神,嘴角勾起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弧度,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低聲吐槽道:“是啊,主辦方總算想起來今晚的‘正事’是什么了…”
他的語氣帶著一絲淡淡的諷刺。
整個晚上,所謂的“慈善”更像是一個讓權貴名流們匯聚一堂、進行更高層次利益交換的華麗借口,直到此刻,捐款環節才讓這場盛宴勉強與它的標題扯上關系。
侍者端著鋪有深藍色天鵝絨的托盤,無聲地穿梭在嘉賓之間。
托盤上放著精美的捐款承諾卡和鋼筆。
當侍者來到林恩面前時,他幾乎沒有絲毫猶豫,流暢地接過卡片,甚至沒有去看具體格式,便在上面簽下了三十萬美元的數字和自己的名字。
他的動作從容不迫,仿佛只是簽收一份普通文件,而非一筆巨款。
這個數字,在周圍有意無意瞥來的目光中,引起了一陣低低的、壓抑的贊嘆和愈發明顯的贊許之意。
這筆捐款數額巨大,卻又恰到好處地彰顯了實力與慷慨,不過分夸張到引人側目,又足以碾壓大多數在場者,完美地契合了他新晉“慈善家”和“國家榜樣”的公眾形象。
一些之前與他交談過的政商要人,此刻看他的眼神也更加深沉,其中蘊含的意味超越了單純的欣賞,更像是對一種強大“資源”的重新評估。
瑪利亞·凱莉也緊隨其后,優雅地在自己的承諾卡上簽下了五萬美元的金額。
作為樂壇天后,這個數字既體現了她的身份和善意,也不會搶去林恩的風頭,她臉上保持著得體而迷人的微笑,展現出巨星在慈善場合應有的范兒。
隨著主要嘉賓捐款完畢,司儀再次致以誠摯的感謝,宣布晚宴正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