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價格,是對哥倫比亞唱片現有資產和未來風險的綜合反映。”
從10億到6億!老周完成了極致的壓價!
舒爾霍夫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他當然知道老周說的有道理,但如此大幅的砍價依然讓他難以接受,他當初主導買下這家公司時可是花了20億!
他強撐著氣勢:“6億?這簡直是搶劫!哥倫比亞唱片的價值遠不止于此!”
這時,林恩終于開口了,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最終通牒般的壓力,完美復現了他之前的計劃:
“舒爾霍夫先生,我們今天的提議,是基于友好解決問題的誠意。正如我的律師所說,我們愿意組建新公司,整體收購哥倫比亞唱片,并承接所有債務,讓索尼徹底擺脫這個麻煩。作為交換,我將簽署永久性撤訴及和解協議,讓這場風波平息。”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銳利,如同出鞘的利劍:
“要么,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達成協議。要么,我將毫不猶豫地將這場2億美元的訴訟進行到底,并動用我的一切資源,讓索尼在美國市場的聲譽持續流血,直到徹底崩盤。
請您和東京總部好好掂量,是保住一個已經聲名狼藉的子公司重要,還是整個索尼集團在美國的未來重要。”
林恩看著舒爾霍夫,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冰冷的笑容:“這就是我們的王牌。我們是唯一能幫你們處理掉燙手山芋并讓輿論閉嘴的買家。”
會議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靜。舒爾霍夫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明白,林恩不是在虛張聲勢。
對方手握輿論和法律雙重核武器,而哥倫比亞唱片在市場上已然臭名昭著。
東京總部絕不會允許事態進一步惡化。
經過漫長的、充滿壓力的沉默和內部低聲溝通后,舒爾霍夫終于艱難地抬起頭,聲音沙啞:
“6億。。。這個價格我需要向東京總部請示。但。。。原則上,我們可以基于這個方向繼續談。。。”
離開索尼美國公司那間充滿壓抑氣氛的會議室,林恩、大衛·格芬和拉里·芬克沒有多做停留,立刻乘車返回了位于曼哈頓頂層的林恩公寓。
這里不僅是他的家,更是一個配備了頂級安保和信號屏蔽系統的堡壘。書房經過特殊處理,隔絕一切電磁信號竊聽,成為了他們此次針對索尼行動的臨時“指揮中心”。
一進書房,一直留守在此、密切關注金融市場動態的首席助理福勒立刻迎了上來,她的臉上混合著興奮和一絲難以置信的神情。
“老板,格芬先生、芬克先生,空頭勢力的規模和協調性,遠比我們之前最大膽的預估還要強大!”
福勒指著顯示屏,上面正實時滾動著索尼的股價曲線和相關的新聞快訊。
她快速匯報著最新戰況:
“根據我們監控到的情況,幾家頂級對沖基金似乎聯合了起來。他們通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主要券商,提前支付了高額費用,幾乎將市場上所有可用于借出做空的索尼股票份額全部鎖定!”